蒙绣,你“藏”得究竟有多深?
内蒙古新闻网  19-08-03 09:00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

始于宫廷王府

兴于百姓民间

隐于市井村落

草原文化瑰宝

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

  深“藏”千年之前

  据史书记载“东胡游牧”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在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织碰撞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蒙绣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

  历经数百年沧桑,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从宫廷走向民间,被蒙古族群众接受并广泛融入生产生活。

  艺“藏”心间

资料图片

  乘着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风”,分散在科右中旗各地的草原绣娘走到一起,重拾刺绣这门“与生俱来”的技艺。

  丝丝缕缕,绣出眼中所见,绣出心中所想,更绣出了美好生活。在她们手下,蒙绣正逐步走向国内国际舞台。2018年9月,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品亮相巴黎服装服饰采购展及意大利米兰时装周、中国国际时装周、第六届中国工艺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

资料图片

  富“藏”针线间

  一针一线下“绣”出新的希望,开启了奔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因“绣”得业,以“绣”兴业。2019年7月19日,10573名绣娘创造“规模最大的蒙古族刺绣技艺展演”大世界基尼斯纪录。科右中旗先后被授予“中国蒙古族刺绣之乡”“中国蒙古族刺绣文化传承保护基地”。

  庞大的绣娘群体是蒙绣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保障。通过绣工们的“传帮带”,培养出了一批可承接国际订单绣工。目前,他们可以承接各种订单。

  发展“藏”在巧手上

  面对前景广阔的刺绣市场,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融汇多种针法,用“柔中带刚、粗中有细”的表现形式,在竞争激烈的刺绣市场中赢得青睐。

  通过发展蒙绣产业,改变了农村牧区依赖土地的传统生产方式,实现了足不出户创业增收,加快了农牧民融入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2018年,科右中旗2895名贫困妇女依靠蒙古足刺绣产业实现人均年增收2000元。

  针尖顶起幸福路,巧手绣出好日子。迈进新时代的蒙古族刺绣艺术以其独特的典雅气质不断与现代时尚融合,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内蒙古日报社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

  猫爪工作室出品

  策划:魏那 胡日查

  执行策划:赵静 王静超 蒋芳 王霞 韩晓宇 牛繁

  摄影:刘墨墨


[责任编辑: 赵静]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