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由阿拉善盟文旅广局主办,阿拉善盟文物局、阿拉善博物馆承办的“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学术研讨会在阿拉善盟举行,来自中国岩画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宁夏岩画中心、兰州城市学院、宁夏文史研究馆、宁夏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宁夏美术馆以及阿拉善盟、旗两级文物局的21位专家学者参会。
阿拉善盟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建军在开幕致辞中指出,阿拉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形成了居延、西夏、汉简、岩画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为弘扬和发展阿拉善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历史、民族文化,打造阿拉善历史、民族文化品牌,不断提升地区文化影响力,阿拉善盟先后成立简牍、岩画与西夏学三个研究中心,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研究工作,成效明显。自2018年起,阿拉善盟整合特色文化遗产资源——岩画与汉简,推出“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内蒙古博物院、宁夏博物馆三地成功举办,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并取得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支持。
孙建军还强调,希望通过此次学术研讨会,能够更深层次地揭示岩画与居延汉简的文化内涵,在保护为主,合理适度利用的宗旨下,更好推进文旅融合发展。随后,中国岩画学会会长王建平,从历史、文化、艺术的角度充分肯定了岩画与居延汉简的价值意义。同时,高度评价了“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的策展推出与宣传运行成效。
研讨会以中国人民大学魏坚教授作的“居延汉塞的考古学”专题作主旨发言拉开序幕。各位与会专家学者采取主旨发言、自由讨论的形式,围绕主题作了详细报告,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随后,各位专家学者还实地考察了巴彦浩特岩画群。为期一天的会议安排务实紧凑、主题鲜明,在和谐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此次学术研讨会是国家艺术基金会资助项目“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执行方案里的既定内容。希望通过跨区域、多领域合作的发展模式,采取多方合作、联合办展、学者助力、媒体传播的方式,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加强学术与艺术的交流,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升研究水平,使“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不断延申、饱满、立体、鲜活,为人民群众更好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树立起地区“大文化”品牌,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使文旅事业在新形势下不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