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波“速冻”来袭,多地气温骤降。中央气象台7日7时发布消息,受此次寒潮影响,北京最低气温达到-19.6℃,达到1952年之后的1月气温最低值,1966年之后的气温最低值。不少小伙伴们在万能的朋友圈里晒出这令人“瑟瑟发抖”的气温,却惨遭无比淡定的内蒙古小伙伴儿“围观”:在气温动不动就突破-30℃的雪原,这都是“小意思”。
那么,在与严寒“斗争经验”丰富的辽阔草原,人们是怎么度过严冬的呢?据分析, 主要有以下三招:
第一招装备要给力,要风度更要温度
在冰天雪地的冬季草原上,厚实的皮毛服装给人们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温暖和安全感。有人说“东北人过冬主要靠装备”,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很有道理的,以下是内蒙古小伙伴儿的冬季穿搭示范:
冬天的草原,大家都穿出了最给力的御寒衣物
摄影:董双印
皮帽子、皮袍子、厚围巾、大靴子,从头到脚裹得严严实实
摄影:张力军
第二招修炼“内功”,贴“肥膘”好过冬
如果说冬天的草原最不缺什么,大概就是鲜美的牛羊肉以及各种奶制品了。室外寒风呼啸,室内温暖如春,家人好友围坐在一起,涮着羔羊肉、啃着手把肉、喝着热羊汤,吃饱了再来一碗加入奶皮子、奶豆腐、炒米等配料的“全家福”奶茶,这时候就先把“减肥”的念头抛到脑后吧,吃饱、吃好才有力气对抗这凛冽的寒冬。
涮羊肉出锅的瞬间,可以说是冬天的幸福时刻
滋补暖身的羊肉汤汤清肉嫩
摄影:张力军
第三招:活动起来,生命在于运动
不管是专业要求较高的滑雪、雪地赛马,还是普通人也可以乐在其中的马拉爬犁等雪上娱乐项目,都可以让你在快乐的玩耍中忘记冬日的严寒。当然,参加冬季运动也不要忘记做好热身和防护,避免低温冻伤、雪盲以及各种运动损害。
雪地跑马,跑掉了帽子也浑然不觉